访南通校友会会长——娄炳南先生
午后的阳光,穿过透明的玻璃窗,照在娄炳南的身上。他微笑着,一如这冬日暖阳,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举手投足之间,显示出一派儒雅风度。
娄炳南,我校南通校友会会长,现任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
1977年恢复高考后,娄炳南抓住机遇,成为我校恢复高考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真的是非常幸运,有幸抓住那次难得的机会,并有幸成为苏大的一员。”1982年,娄炳南从当时的政治教育系毕业,分配到南通中学当了一名普通的教师,并兼任了南通中学团委书记。虽然身在一所普通的中学,但在短短的一年之后,凭借在母校打下的扎实专业基础以及自身的努力,娄炳南担任了共青团南通市委书记。在这之后,娄炳南又先后担任南通市郊区人民政府区长,南通市驻海南办事处主任,狼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通市农业开发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
仕途上不断进步,娄炳南说:“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在母校所受的教育,我所学的一些理论、技能知识在我的工作中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管时代怎么改变,工作岗位怎么改变,大学里所学的知识都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他还饶有兴趣地回忆起了当年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等一些课程。娄炳南还特别提到了他当年的恩师,而且影响他一生的老师——陈荣廷。桃花依旧,人已远去,而今年陈老师已经长眠于地下。谈到自己的恩师,娄炳南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回忆起长达四年的大学生活,娄炳南只用两个字——难忘。虽然这不免有些俗套,但却是他内心最真实的表达。娄炳南说,他最喜欢班上自发组织的创新型讨论。当年,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题,让班上同学争论得面红耳赤,还差点因此伤了感情。在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不断地加强认识,并最终形成共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啊!”已过不惑之年的娄炳南感慨道,“那种激情,那种豪情,真的是只有在大学中才能感受的到。”
虽然离开母校已二十余年,但娄炳南,以及其他南通校友都没有忘记母校。他们经常回到母校,看望恩师,也经常请母校的老师到南通的相关单位作讲座。谈到母校的未来,娄炳南一脸的自信。他说,母校一定会继续发展的,一定会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如今,又一次故地重游,娄炳南依然很动情,母校已深深地扎根在他心底,那是一片净土,一段永远都抹不掉的回忆……
访内蒙古校友会会长——红胜先生
“带着内蒙古大草原白雪皑皑的气息,带着深深的感恩情怀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母校,内心的感受难以言表。”校友红胜对记者说。 对于母校和苏州的思念,红老师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溢于言表,他特地告诉记者:“这次再回到苏州,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苏州的红烧肉,这种味道只有在这里才能原汁原味地感受到……”
红胜,我校内蒙古校友会会长,放射医学系74届学生,现为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副院长。当年的小小读书郎,从美丽的大草原只身一人来到了天堂之府苏州,经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带回去的不只是从母校得来的专业知识,还有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红老师同样从事教育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他也会给那里的游牧民族讲讲水乡的故事。言语间,南北文化“水乳交融”。红老师笑言:“让孩子们知道一下外面更精彩的世界,毕竟一南一北相距甚远嘛!” 相距甚远,说的不只是地域上的距离,更是经济和文化上的差距。为了积极响应开发中西部的号召,母校决定,自今年起扩大在内蒙古的招生,并赴内蒙各地举办了各类专业的培训班及研究生班,为边疆地区的科技文化发展雪中送炭,而校友会在中间则是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去年8月13日,内蒙古校友会成立,活跃在内蒙各行各业的70多位校友们聚集到了一起。红胜告诉记者,他们在美丽的大草原的工作岗位上,弘扬母校优秀的文化,为内蒙建设群策群力…… 红胜说,难忘师恩,难忘母校!为了母校的百年辉煌,为了联络一届又一届毕业学子的深情厚意,学校成立校友会这一举措既传承了学校学子根深相连的光荣历史,又为奋斗在祖国四面八方的校友提供了交流相聚的机会。
“天南地北,雪域江南,是母校将我们这些曾经年幼无知的孩子培育成为祖国的建设者。”他真心希望,自己的母校、百年名校苏州大学能早日做到“世界有名,国内有位”。
访四川校友会会长——陈祥平先生
初次见到陈祥平,觉得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个头不高,戴着一副眼镜。于是简短的采访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陈祥平,江苏省东台人,我校78级毕业生,现为苏州大学四川校友会会长,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川省纺织工程学会丝绸分会理事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这一连串头衔并没有让人觉得他是那么高高在上。
陈祥平当时就读于北校区机电工程学院机械专业,由于是在刚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考上大学,当时高校录取率只有3%到5%,所以他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大学四年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整天辗转在教室、图书馆、宿舍和食堂之间。
陈祥平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四川工作,1996年就已成为正厅级干部,这么多年来并没有经历大风大浪。现在身为四川校友会会长的他说,作为一名会长,最起码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要有热心,就是要热心为校友服务;第二是要在不违反法规的前提下乐于助人,帮助校友解决问题;第三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陈祥平说,他之前去过文正学院、北校区等几个校区,觉得母校的变化真的很大,当时自己所在的北校区现在都快认不出来了。
当被问到对母校有什么期望时,陈说,当然是希望母校越办越好,校友们也以此为荣。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他对母校的深情。
最后,陈祥平还给母校的学生一些建议。他说,现在的学生跟以前大不一样了,环境好了,条件优越了,因此更应该抓住机会,利用条件,除了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多参加社会活动,增强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要懂得如何待人接物,在适应社会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尤其强调大学生要注重人品的修养,他说现今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身惯养,所以更应加强对他们的品格教育。
访泰州校友会秘书长——曹学赋先生
泰州市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学赋是77届的校友,毕业于政治与管理学院政治教育系。他这次风尘仆仆地回母校来参加本届校友代表会议感慨良多。他告诉记者,首先母校的变化让他感到惊讶,这一年来母校无论在学科建设还是校园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新校区的建设让他看到了母校的重大变化,而且母校在国际国内知名度的提高也让他深感欣慰。他感慨道,母校给他的影响是很深刻的,母校优良的传统,特别是严谨的治学作风给了他和其他校友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他又谦虚地说,这次回到母校看到母校的发展现状,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到惭愧。
他说,这次来参加校友大会,有机会和许多校友交流,沟通了彼此的感情,加强了信息交流和联系。他听了几个校友的报告后,深感他们的长足发展,为校友们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感到高兴。
他介绍说,泰州的校友会现有四百多名成员,分布于教育和政法机关等各界,在各部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友们平时能经常聚集一堂,交流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开展许多活动,比如教研工作交流,同专业校友的切磋等等。这次来参加校友大会,是一次好机会,可以多多借鉴兄弟校友会的经验,加强泰州校友会的工作。他回去以后,要好好组织校友以实际行动和成绩来报答母校,为母校的发展多做工作。同时,他希望通过更多的交流,以母校为后盾,为促进泰州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