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当只有81名学生的政治系82级有近30名同学报考硕士研究生时,老师中不乏促退与怀疑之声:“前几年每届考上研究生的不过二三人,……”但结果是,他们放了卫星:当年即有13名同学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录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的陈爱忠,就是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从南开大学毕业以后,意气风发的陈爱忠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进入了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公司佛山分公司,成了家,有了可爱的女儿。一切是那么的顺利,一切是那么的完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他的人生:尽管医护人员和家人将昏迷了三个月的他从阎王手中夺了回来,但他永远地失去了两块头盖骨,失去了工作的能力,他挚爱的妻子也带着女儿,远走海外,离他而去……
由于各种原因,82级的同学们尽管听到了他发生车祸的消息,但对具体情况不甚了了,也不知道他身处何处。但他们一直在关注着这位遭受不幸的同学。
进入新世纪,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年的班长吴晓得知:陈爱忠已经回到溧阳老家!这位热心人多次到陈爱忠的老家,看望并慰问遭受不幸的老同学,并将他的情况,向其他的同学进行了通报。
2006年“五·一”期间,天各一方的政治系82级同学,从省内外、国内外赶到千年古城,赶到百年名校,参加他们期待已久的毕业20周年返校活动。得知了陈爱忠同学的遭遇以后,各大区的负责人一致决定:在同学中开展募捐活动!这一提议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响应。他们你一百、我两百,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因为走得匆忙,太仓的同学们就打电话给组委会成员,让他们代交;徐州师大的董玉霞同学因故未能参加此次聚会,听说此事以后,也捐出了两百元……
2006年5月13日,也就是返校活动结束的第一个星期六,万智慧、任少华、孙国强、王建华、蒋宏玉、吴晓等同学,又专程来到溧阳市后周镇陈爱忠的老家,给他送去广大同学的关心,表达广大同学对他的慰问。
令人欣喜的是,一进门,陈爱忠同学就认出了当年的团支部书记与体育委员,并念叨起当年的系主任薛守贤老师与系党总支书记李家均老师,当收到同学们捐献的五千元现金时,坚强的他默默地摘下了眼镜,擦了擦湿润的眼角。让人遗憾的是,由于遭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他的思维不够连贯、流畅,甚至连一些基本的计算也无能为力,他身体的左半边已经失去正常功能,移动不够方便,生活无法自理,现在与82岁的老父亲与7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蛰居在两间低矮的平房中。
当年英俊潇洒、才气横溢的同学落到如此窘境,让人唏嘘、让人感怀。但正如当年的团支书万智慧对陈爱忠所说的那样:“老同学,我们没有忘记你,也不会忘记你!”我们将继续关注陈爱忠的情况,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