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家乡扬州喜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且不多说,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18座城市之一的扬州,积极参与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其所具有的运河古迹、非物质文化、自然风光“三位一体”的价值,将越来越得以彰显;市委季建业书记“资源—资产—资金”等运筹帷幄典范力作,展露特色,尽领风骚。却逢《晚报》古琴师寻觅蚕丝钢弦的信息,又将苏大校友会今夏牵线的蚕丝牙刷专利研发与生产基地的互动产生联想,丝丝扣情,念激遐思。
夏初之晌,苏大校友会杭主任的电话使我们扬州校友的心情又热了几分。原来是材料工程学院的蚕丝牙刷获得了专利,并打算开发国际市场,现打算通过校友牵线委托当地知名企业筹建合作批量生产的基地。这是母校科研成果的展示,是知识与生产结合的科学实践,是知识分子工农化、创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举。经过校友的联系,某区委领导欣然授命于镇,又经过镇、企主要负责同志的热情接待和策划,一项科研践行的新兴事业项目协作,得以告慰。
最近,《扬州晚报》登载了扬州琴人寻觅古代的蚕丝古琴,目前古琴琴弦都是钢丝外裹尼龙制成的,如果用古代蚕丝裹钢丝的方法,方显琴声的深沉、古朴。作为校友尚知母校蚕丝科研的专利,面临商机市场的需求,才引出信息传递的丝缘和遐想……
校友会是桥梁,她把校友和母校紧紧相连,情绵不断。时值第22个教师节的金秋飘香之际,缘借转达对学子母校师长崇高的敬意和学子思念第二故乡之情。校友会是纽带,她联系着时代的信息网络,只要与生产力相济,与和谐发展相系,就能织网相联。校友会是科研辐射中枢,母校培养人才,践行科研,校友会的网络成为人才科研项目的直通车,这种辐射是无障碍的持续发展的。校友会是人才网络联络中心,学子离开母校,嫁接于市场,发展于社会。有的才华横溢,造福一方;有的独具匠心,开拓进取;有的兢兢业业,乐于奉献。总之,师情烛心燃不尽,蚕丝茧术全在心。各地校友会作为母校网络上丝路的一个结,使校友连成一体,与人才社会相益成彰。而母校源源不断的信息营养朝夕滋润,又借日月光华,各俱星颜,竟放异彩,与源相辉,随缘共趣。
因缘而起,是校友会的信息,使我们校友生活丰富多彩;是校友会的联结,为我们家乡建设提供了高科技资源共享,以及我们为校友在家乡的业绩而深感荣耀,比家乡人更多一份骄傲和自信。因校友之缘,如运河申遗,她将为人类文化自然遗产普写新的篇章;如蚕丝牙刷专利与生产基地互动,创先进生产力项目之先河;如蚕丝琴弦,让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扬州校友 周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