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二十二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零二周年纪念日。我曾于八十年代多次陪同小平同志会见外宾,许多往事刻骨铭心,萦饶心头。我目前正在撰写题为《我给小平当翻译》的回忆录。去年底,我给以前陪同小平同志会见过的一些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和其他一些小平同志会见过的外宾分别写信,收集他们对小平的回忆和印象。以下谨摘出四封回信,同广大读者分享。(四封回信的部分内容已由八月七日出版的《财经》杂志2006年第16期发表。)
伟人已经仙逝,但是我们从外国领导人的回忆中,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伟人的音容笑貌。我们今天回忆小平,更能体会到小平的远见卓识。没有小平,就没有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缅怀小平,就要更加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更加企盼明天的更加辉煌。
1.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回忆邓小平。
八十年代,我多次为老布什担任翻译。老布什在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美国副总统和美国总统期间,多次同邓小平会见。由于我后来又毕业于耶鲁大学,同老布什总统和现任的小布什总统成为了校友。
2005年12月29日,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给我寄来亲笔信,并寄来一张珍贵的签名照片。

布什前总统在信中写道:
亲爱的 Victor,
恐怕你对我的回忆提出了最好的挑战。我十分清楚地记得邓小平。他个子不高,十分厉害。我认 为,历史将对他评价甚高,因为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你的翻译,我十分满意。
诚挚的,
乔治·布什(签名)
2. 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回忆邓小平。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蒙代尔副总统曾经担任陪同,因此同小平产生了深厚的友谊。1984年,蒙代尔是美国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但是在总统大选中败给了里根总统。1985年12月15日,我陪同邓小平在北京会见了蒙代尔。当时蒙代尔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邀请来访的客人。后来,蒙代尔还担任过美国驻日本大使。
2006年1月4日,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先生给我寄来亲笔信,并寄来一张签名照片。

蒙代尔前副总统在信中写道:
亲爱的高先生:
感谢你给我的来信,并提及我在北京同邓小平的那次非凡的会见。虽然我现在不能直接回忆起你,但我记得很清楚,给邓小平先生提供的翻译服务质量高超。
邓小平先生一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才华出众,富有天赋,勇气十足,同他会谈妙趣横生。
我清楚的记得给邓小平提供的翻译服务质量高超,清晰准确,能够完全反映这位伟大领袖的心情和思想。
谨寄给你一张我已经签了名的老照片。我希望你在耶鲁法学院毕业之后工作顺利。感谢你的来信。
真诚的,
瓦尔特·F·蒙代尔(签名)
3. 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回忆邓小平。
八十年代中叶,中美战略合作关系十分密切。1986年10月9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了美国国防部长、里根总统的密友温伯格。我有幸担任了这次重要会见的英文翻译。
2005年11月15日,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给我寄来亲笔信,并寄来一张签名照片。

他在信中写道:
2005年11月15日
亲爱的高先生:
感谢你最近给我来信,你在信中提及你曾为我于1986年10月访问中国时担任翻译,并希望我对那次回见予以回忆。
我对邓小平过去以及现在都怀有最崇高的敬意。他在位的时候,正逢中国最需要他这样的领袖,他对中国所做出的贡献,在很多方面,有似于邱吉尔先生和里根总统对他们各自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我同邓小平回谈时,由你担任翻译,你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也很高兴地注意到你现在在中国担任很多重要的职务。
我很高兴寄给你一张我的签名照片,我希望你的各项事业继续吉星高照,大获成功。
顺致最良好的祝愿,
真诚的,
卡斯伯·W·温伯格 (签名)
温伯格先生今年三月二十八日去世,享龄八十八岁。温伯格回忆邓小平的信函,也成了他的绝笔。温伯格生前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在此我谨祝愿他的在天之灵安息。
4. 冰岛共和国前总理赫尔曼松回忆邓小平。
2002年2月20日,我有幸在北京邀请冰岛共和国前总理赫尔曼松先生共进早餐。席间我们相谈 甚欢。他兴奋地回忆起1986年会见邓小平的情景,脸上充满了喜悦。2005年11月3日,我给赫尔曼松先生写信,请他描述一下当年会见邓小平的情景。2006年1月8日,冰岛共和国前总理赫尔曼松给我寄来亲笔信,并寄来一张签名照片。

他在信中写道:
亲爱的高先生:
你的来信送达时是十一月,当时我正好在国外,迟复为歉。
你说得对,我于 1986年10月同邓小平会见,但日期是29号,不是28号。对于那次会见我记忆犹新,回忆起来十分高兴。邓小平是我所见过的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十分友善,开诚布公,心情很好。他对我表示欢迎,并引用孔子说: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是来自最远方的,当受到最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希望我的来访将加强我们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幸运的是,会见之前我刚读完《老子》,我对他说,我的访问各方面都很好,如同老子所说的那样,根深则叶茂,大风不摧兮。邓小平开怀大笑,我们进行了开诚布公的讨论。我们的会见为时四十分钟。我将我们会谈的几点简述如下。
我向邓小平询问他的“开放政策”。他予以较长的回答,说中国不想一下子就把门全部打开,他们不想把什么东西都吞下去。他说,我们必须小心,我们必须维护自己的杰出古老的文化。因此,我们必须小心谨慎的向前进,先只是在几个大城市允许外国投资。
我还向邓小平询问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他回答说:毫无希望。他们做错了。他们是自上往下,我们是自下往上。他说,中国的第一个资本家不是掌权的政客,而是能够购买自己第一辆汽车的农民。
邓小平向我询问冰岛。在我的回答中,我指出,我们两国有着重大差异,冰岛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而中国是最大的国家。邓打断了我的话,他说,你错了,国家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而我们是最穷的国家之一,但是,你们等着看吧,再过一百年,我们也会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
以上只是我同这位最杰出人物所进行的妙趣横生的会见的一个很简短的回忆,也许对你帮助不大。如果你还有其他具体的问题,欢迎你向我提问,最好是给我发电子邮件,我将尽全力回答。
谨致以对新年的最佳祝愿。
真诚的,
斯坦格里墨·赫尔曼松 (签名)
看来赫尔曼松总理十分喜欢电子邮件。他在给我发出亲笔信和签名照片的同一天,也给我发送了以下电子邮件。可能是因为冰岛独处在北大西洋的紧北部,与外界交通不甚方便。对冰岛人来说,电子邮件肯定是格外便捷的通讯方式。
2006年1月8日
亲爱的高先生:
谨附上我对你的来信的回复,你在信中提到了我于1986年10月同邓小平的会见。迟复为歉。
我的原信将邮寄给你,并将应你的请求,附上一张照片。
真诚的,
斯坦格里墨·赫尔曼松
——————————————————————————————————
谨以此文纪念邓小平一百零二年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