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不在远,有缘则亲。因着“苏州大学”这个莘莘学子难以割舍的共同血脉,远在新西兰的苏州大学海外校友们,为了庆贺苏大母亲明年110岁生日(2010年5月18日)并筹备海外校友会,于8月1日星期六在奥克兰的聚德轩里,又一次欢聚一堂,尽享亲情,共商成立校友会之大计。

从当初3位校友构思组建苏州大学校友会,到这次有20多位校友及部分家属参与筹备会,这其间,冥冥之中,不仅承受着苏大校训深远意韵的感召,更凝聚着众多校友们的日夜关心与操劳,打电话、发邮件、找老乡、问同学……事无巨细,一切行动与努力,皆是为了能够营建一个海外苏大人的家。为了本次筹备会,王小选、金晓泉、邓捷、国良、刘晾等校友还专门特制了印有苏大校训及著名红楼的彩色横幅,带来了怀旧的老照片、《苏大校友》期刊、苏州风景明信片、报纸、照片等宣传品,令人重拾旧梦。
筹备会上,虽然每人的开场白只限定3到 5分钟,可是大家那说不完的心里话,借着佳肴美酒,烛光杯影,汩汩流淌……苏大(苏州丝绸工学院)73届美术专业毕业的校友、新西兰国会议员王小选谈起了在过去峥嵘岁月里有幸与美丽的苏大结缘的点点滴滴以及苏大的哺育为他在海外艺术道路上拼搏饮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5岁的元老级校友金晓泉教授以前曾在1946年就读苏大前身----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金老谈锋甚健,妙语如珠,话题不仅涉猎在东吴大学的学习生活,甚至边学习边在校队踢球,而且还涉及政经风云、名人掌故,乃至家族生意 ----苏州百年老店采芝斋,五花八门,天马行空。
校友们叙旧抒情之际,对新西兰校友会的宗旨、框架以及今后发展的具体设想,进行头脑风暴,畅所欲言。王小选先生特别强调了苏大校友会不同于一般的社团,校友会的主要功能是:传承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并且增进联系,加深情感交流。特别是校友会成立的现实指导意义,即如何发挥其特有的功效,为社团服务。 在自我完善的同时,在全球校友会(已有5个)之际互相联动,(如业务交流、安家服务及校友接待等方面)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以达到资源共享。
校友会中,还有众多的天作之合。奥克兰木兰拳协会会长姚玫与丈夫施志明都是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学院)1964年毕业的校友。马力与王小选夫妇是1977毕业的苏州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同学。邓捷与谢君夫妇是苏州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1983年毕业的染化系学生。
校友会中的另一个亮点,便是台湾的东吴大学与苏州大学本是同根同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经济系的陈碧苑女士,也派老公栾肇松作代表,庆贺苏大母亲的华诞。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明天,校训天下秀。苏州大学新西兰校友会的下一步筹备计划,将在9、10月份,举办“与苏大有约”的活动,以扩大校友交往圈。凡是感情上认同苏大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朋友,无论你是否与苏大有有血缘关系,都可报名前往。具体活动将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介通告。我们更希望大家随时与我们以上述方式联系,一起来运筹帷幄,感受苏大人热情、诚恳、勤劳、团结的氛围,共享丰盛人生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