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医学院以核医学、放射医学,核技术和生物技术为特色,自立于国内医学名校之林,而有关她的创办历史曲折而绵长。
  苏州医学院的前身为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是由我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912年创建于南通,是我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历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由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12)更名为南通医科大学(1927)、南通大学医科(1928)、南通学院医科(1930)、国立江苏医学院(1938年与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合并)、南通学院医科(1946)、苏北医学院(1952)、南通医学院(1956),1957年迁至苏州,定名为苏州医学院。1963年归属二机部(核工业部),1999年划归江苏省,2000年4月并入苏州大学。
苏州医学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以核医学和放射医学、核技术和生物技术为特色的医工结合、文理相通的综合性医学院校。又是一所全国唯一的具有核特色体系的高等医科院校。是国务院首批授权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的院校之一;是国家首批批准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单位。1974年创建了我国最早的脑神经研究室。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
我国近代工业开拓者、著名实业家张謇开拓了一条实业救国的道路,他的“教育为实业之母”的理念促成了苏州医学院的诞生。
张 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末甲午科状元,我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实业家。先生提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于1895年起陆续兴办一系列近代企业,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初创时期的旗手。在创办普通教育的同时,他还创办了许多专业学校,1912年创办了南通医学院的前身——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亲书校训:“祈通中西、以宏慈善”,并亲任名誉校长。这是国人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他因此成为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孙中山评价其为中国教育事业“开了历史之先河”,更有学者称赞其曰:一代儒商,万世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