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大学历史长河中,有一所近代史上独具特色的高校,堪称国学大师的摇篮。中国传统学术的生命,与一个江南水乡连在了一起。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简称无锡国专。原名无锡国学专修馆,于1920年冬创建于惠山之麓,1928年改名无锡国学专门学院,1929年定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唐文治任校长,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培养国学精英的摇篮。其办学宗旨为:研究本国历史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期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抗战期间迁徙于长沙、桂林、上海等地,其中以桂林时间最长并学校处于鼎盛期。1949年4月,无锡解放,经苏南行政公署批准改名中国文学院,1950年秋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学校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教学研究对象,这是我国所仅有的。无锡国专学术空气浓厚,不同流派老师荟萃一堂,被学林传为美谈。
自古创校者多为担当民族大任之人,唐文治则是其中的一位巨星。他从封建时代的士子起步,一生映照着时代的变迁,实践了济世育才的宏愿,足为千秋师表。
唐文治(1865—1954)江苏太仓人,国学泰斗,著名教育家。1892年进士及第,清末曾任职外务部,官至农工商部署理尚书。1908年弃官从教,随后任上海实业学校(即今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学院院长、苏南文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教授,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工科专门人才,造就了一大批国学专家。著有《茹经堂文集》、《性理学大义》等数十部。王蘧常评价其为:“天生哲人,合精神物质文明为一冶;手振木铎,揭正心救民大义于千秋”。他为官十四载,忧国忧民,才智超人,威名远播;后期投身教育,精研国学,道德文章,卓然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