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 校友会

微博
我要捐赠

薛鸣球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2013-11-18

 
 
    “江南塞北山河有象量经纬还是疾风知劲草,天上人间光彩无疆探星辰留得桃李已成蹊”,饱含深情的挽幛悬挂于大厅两旁,洁白素雅的花圈摆满了大厅四周。11月14日上午,著名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薛鸣球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苏州市殡仪馆千秋堂举行,社会各界和我校师生代表前往为薛鸣球院士送行。
 

 

    薛鸣球同志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发来唁电或送来花圈,表示深切哀悼。中共中央办公厅通过中国工程院转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薛鸣球院士逝世的哀悼和对家属的慰问。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温家宝、吴官正、刘延东、赵乐际等中央领导同志通过各种形式,对薛鸣球院士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江苏省、苏州市领导罗志军、李学勇、杨新力、蒋宏坤、周乃翔等敬献花篮,寄托哀思。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王之江、陈星旦、王家骐、林祥棣、侯洵;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君骅、龚知本、姜文汉、庄松林、金国藩、龚惠兴、周立伟;薛鸣球院士生前同事、好友、海内外学生代表敬献了花圈和发来唁电,深深缅怀薛鸣球院士。
 
 
    中央组织部、江苏省委省政府、中国工程院及相关学部、中国科学院及下属光电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西安光机所、长春光机所、安徽光机所、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团相关院所、总参二部技术局;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宜兴市委市政府、江苏省光学学会、苏州市科协,长春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薛院士母校浙江大学、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宜兴市官林中学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苏州大学党委、行政和有关职能部门、学院(部)、科研院所等也敬送花圈,对薛鸣球院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中国工程院潘君骅院士、中国科学院李述汤院士,来自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解放军总参二部技术局、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502所、江苏省光学学会、长春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宜兴市官林中学的单位领导;我校党委书记王卓君,副校长路建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祖林,副校长熊思东、江作军,原副校长白伦、葛建一等参加了告别仪式。出席此次告别仪式的还有:薛鸣球院士亲属、生前好友、同事、学生,薛院士生前学习、工作过的单位代表,以及苏州大学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院师生代表。
 
 
    遗体告别仪式由校长、治丧委员会主任朱秀林主持。党委书记、治丧委员会主任王卓君致告别词,回顾了薛鸣球院士不平凡的一生。薛鸣球院士长女薛菁晖代表家属致答谢词。


 
 
    薛鸣球院士的一生,是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科技报国的一生。作为我国光学设计与光学仪器的代表性人物和变折射率光学、亚像元超分辨率、杂散光抑制、光谱成像等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在光学科学领域成果丰硕,发展和丰富了成像光学像差理论,特别是首次提出的“衍生二级光谱”概念,为设计高质量长焦距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教学工作上,他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包括光学学科带头人、国家“863”计划负责人、航天任务负责人等一大批光学精英。
 
 
    薛鸣球院士的逝世,是苏州大学的巨大损失,更是我国教育界、科技界的重大损失,全校师生员工和各界同仁无不深感哀恸。我们将深切缅怀薛鸣球院士潜心科研、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师风范,爱党爱国、甘当春蚕的崇高品德,淡泊名利、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永远铭记他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功勋。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继续完成薛院士未竟的事业,努力为我国教育和科研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薛鸣球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