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校友返校日活动中,有一群特殊的人员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他们就是我们可爱的学生志愿者。
12级外国语学院 张露
待故园重逢,愿青春无悔
很久没有出来参加校园活动,忙忙碌碌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日子,生活终于在这个周末被重新打开。参加2015年校友返校日志愿服务,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志愿服务工作的充实感,更带给我对生活新的认识和满满的感动。
我在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参加了班级志愿服务,与返校班级提前联系、负责现场报到等一些具体工作。一大早,我洗漱完毕,戴上志愿者工作证,来到报到现场,准备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不久,校友们便陆陆续续抵达报到点。返校的校友们年龄不等,有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有意气风发的中年人,也有年近古稀的老人。风和日丽的初夏,“欢迎回家!”
我在帮他们整理材料的时候,老人们在一旁碎碎念,“当年我们就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在这里念书啊,一转眼我们的孙子和你们差不多大年纪,哈哈哈哈哈!”脑袋里装了时光机一般,像看到了当年的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激扬文字;而如今,鬓发尽皤然,眉分白雪鲜。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的光华,校园里的青春,是最美妙宁静的读书好时光。
已经处在三年级的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最美好的年纪已经在这里度过一半。当我老了,回到这片土地,回忆是否能汹涌?那时候,我会悔恨最美丽的时光被无谓消耗吗?
思绪被一声询问打断:“同学,请问我们拿校友卡在哪里就餐?”我循声抬头,原来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的儿子四岁左右,我猜,她毕业的时间不会太长。“嗯,持校友卡的话,可以在二食堂和三食堂就餐,我带您过去吧,您也许不知道怎么走。”谁料,她微微笑了,“我知道的呀,我当年就是在本部学习生活的,我知道二三食堂在哪里,很近的,志愿者辛苦一上午啦,好好休息吧,我自己能找到。”
我愣住了。长久以来参加志愿服务,问询的人总是需要引路的;而这一次,我忘记了,回家的是校友,这里是他们最熟悉最亲切的地方啊!心中涌起一阵感动,哪有人到家了还找不到厨房,那个炊生着最熟悉味道的厨房。
我也了解这片土地,而两年前初来乍到,我对美丽的校园一无所知,常常迷路。两年的学习、生活,让我几乎踏遍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私心希望多年以后当我回家,它还是老样子,我深爱的地方还在,就像从未离开。
时间过得很快,我份内的志愿服务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我呆呆地坐在报到点,思绪万千,不想离去。总是说,志愿、公益是以己之力、帮助他人,可是每一次,志愿服务者总能收获到最多的感动,汲取到最温暖的能量。
回想前几周封闭重压下的生活,自己的心似乎明净了许多。校友返校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给回家的人们一个温暖包容的拥抱,也在于给我们这些还在校的孩子一堂旁敲侧击的人生课。
谢谢这次和世界的互动,它及时地给予我力量和启迪。珍惜拥有的每一寸现在,是对我人生里每一寸过去、和每一寸未来的真正热爱。打开自己的世界吧,认真生活,用力拼搏,让未来的自己和飞逝的青春能会心问候。
参加校友返校日,作为志愿者很深,我的工作是机动的,主要负责各处帮忙。刚开始我在校友签到处负责签到指引分发资料,因此见到了许多老校友。看着他们携手一起走来,说着笑着甚至互相“闹”着,让我想起了卢前的那首诗: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在叫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然而“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离开大学校园后,他们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告别了青葱的学生时代。而如今,再回首,泪眼婆娑,记忆中的人儿啊,你们都还好吗。一次校友返校日把大家重新召集回校园,再一次好好感受校园生活,坐坐老教室,走走校园林荫小道,吃吃食堂的饭菜,一切都那么简单而又快乐。作为志愿者的我也不禁感慨:在时光匆匆,原来那些片段和零碎的印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蜕变成为生命里真正的主体,坚实圆满。不论我将来身在何处,这里终究是我的母校,有一天我也会回来,回“家”。
下午热闹的健康跑和欢乐跑,我们志愿者守在重点等待前八名选手,带领他们合影领奖。令人动容的是好多校友名列前茅,体质依然很好。真是“老当益壮”,工作锻炼也两不误。他们重新体验了一番青春,而我们也似乎看到了我们的未来或者说是美好期待与畅想。相聚,合影留念,告别。他们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
一次校友返校日,一生的欢乐回忆。
记跟1995届蚕桑班
“啊,李兵,还是老样子…”;“哈哈,这不是我们的董老大嘛…”;“老王啊,知道我是哪个吗?”;类似的话语似乎把我也带了进去,不经想起许久不见的那些发小。似乎大家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不管自己有多大,只要见到老友,就会变得特别幼稚,就会做出一些小孩子的行为吧,不过也正因如此,才会更加让人感觉舒心。
整个下午,跟着他们走过曾经读书的旧址,看过如今专业的发展。走走笑笑,虽很多都已不再从事相关专业,但校园的怀念依然是谈笑的主题。
走走,听听,看看,笑笑,念念,十年,二十年也就一瞬间。这一别,就又是十年,或许更久。同窗友谊,毫无杂念。今日相见,倍显亲切。
体会到的是那一份纯洁的心灵,感受到的是那深深地友谊。
14级法学院孙瑶
“呦,来啦来啦,你还是那么胖!”“哈哈,你还是那么瘦!”大笑,相拥,合照……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从前,曾经一起上课的日子,曾经一起追求那个她的日子,曾经一起挑灯夜读的日子,仿佛一切都未走远。在返校日这天,我所志愿服务的班级是1998级计算机应用与经济管理班,一行数人,有的学长姐手中已经拉着小朋友了,跟她们讲着,:“你瞧,妈妈当初就是在这里读书的哦!”他们早已不是青葱学生了,有的为人父为人母,但是改变的仅仅是时光,无法改变的是对母校的感情。我也融入其中,与学长学姐们进行了愉快的交谈。顺着他们的目光,我看到了他们离别后才建起的计算机大楼;看到了他们曾经就寝的宿舍楼,还有的在感慨宿舍楼已经不见了;看到了依然坚挺的老树,一棵棵见证了苏大悠久历史与旧时光的老校友。学长学姐们已经在工作岗位任职数年了,大学期间的专业知识为她们的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母校的教育为她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学长姐们真切的对我说:“一定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这段时光。”是啊,除了作为一名学生,那还有这么纯粹的单纯的时光可以去享受呢?“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不是给别人听的口号,而是我们苏大人的信条。在这片富有灵气的土地上,我们要奋斗不止,完善自己。
活跃在现场的志愿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