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季节,正值党的十七大刚刚胜利闭幕的欢欣时刻,历史系1957级校友返回母校,举行进校50周年纪念聚会。一群当年生龙活虎、风华正茂的小伙、姑娘,而今皆已须发花白,步入古稀之年了。
57级校友约定逢五、逢十聚会一次,从毕业30周年起,虽已相聚过4次,终因岁月飞逝、迭经沧桑,彼此联络的难度加大,有不少曾来苏州聚会过的同学,竟又失去了联系。
2007年10月23日报到。令人高兴的是,50年内从未返回过母校的倪福民同学,这次与夫人同来了;陈石奇、李时鸣、王鹤亭夫妇也双双来到苏州。近40名老同学,大家在一起,就像50年前那样,谈远及近,喜笑颜开,酣畅淋漓,无所顾忌,学子本色不减当年。
10月24日上午参观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先生为家乡精心设计的展馆和以吴地文化为代表、反映苏州深厚历史底蕴的展品,令校友们赞叹不已。下午,在东吴饭店举行57级同学进校50周年纪念聚会。当李明中、黄文浩、张圻福、梅国祥、吴 竞、黄正藩、何永昌、翁福华、曾炳祥、朱心一、胡振明等老师到会时,会议室内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苏大发展委员会办公室陈向民副主任和社会学院王卫平院长相继讲话,他们代表学校和学院向历史系57级校友致意,并分别介绍了学校和社会学院的发展概况,母校、母系的巨大变化使大家非常振奋、激动并为之骄傲。
聚会中,校友们有幸又一次聆听了师长们的教诲,接着老同学争相发言。他们回顾当年在母校就读时的情景,都有历历在目的感觉。大家认为入学之艰难,老师的精心授业,同学间的互勉精神,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尽管有各种干扰,真正学知识的时间不多,但那时养成的勤学习惯,却是终身受益的重要财富。其间,於继光、谢志中讲述了自己毕业后长年担任高三班主任的经历;李时鸣介绍了倪福明在当地的业绩和知名度;陈石奇透露了如何与足球球星失之交臂的秘密;王源春、尹俊生则非常理性地剖析了一定时代背景下的人和事,生动地描述了成功之路与事在人为之间的关系。老同学们都非常自豪地说:50年来没有给母校丢脸,就是对培育自己成长的母校的一份最好答卷!时间过得太快了,许多校友还来不及发言,夜幕已经降临。
10月25日上午8时,校友一行驱车前往独墅湖新校区,顺道经过园区湖滨大道、金鸡湖畔、苏州鸟巢工程以及独墅湖隧道,大家对苏州城市建设的大变迁、大发展、大手笔,赞叹备至。在新校区,参观了炳麟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后,来到了社会学院。现今的社会学院就是校友们的母系,有人说:“又到家了”,一下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社会学院孙庆民书记盛情接待了大家,大家格外感到亲切和高兴,也使本次校友聚会达到了高潮,画上了圆满的的句号。